2019德国电影《我离家了,但……》迅雷下载「1080p高清」完整版 2019 德国 剧情

admin 1天前 13

我离家了,但……
评分:6.7 / 地区:德国 / 塞尔维亚/ 片长:105分钟 导演:安格拉·夏娜莱克 / 热度:4114℃
类型:剧情/ 语言:德语 编剧:安格拉·夏娜莱克
主演:玛伦·艾格特/雅各布·拉萨尔/克拉拉·穆勒/弗兰茨·罗戈夫斯基/莉莉丝·斯坦根博格/艾伦·威廉姆斯/依尔卡·泽特/丹·科姆延/大卫·史崔梭德/沃尔夫冈·迈克尔/安-克莉丝汀·莱叶
状态:1080p高清更新:2025-07-16
影片别名:我在家但是(台) / 我当时在家,但…… / 我当时在家,可是…… / 我曾在家,但是 / I Was at Home, But

我离家了,但……完整版剧情介绍

电影讲述一名失踪一个星期的13岁男孩,他受到父亲死亡触发,渴望在大自然的环境下与死亡和睦共处,但他的母亲与师长完全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电影于2017年秋季开机,而于2018年4月开始第二波拍摄,于6月杀青。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熊奖(提名)安格拉·夏娜莱克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导演安格拉·夏娜莱克 第6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开放电影大奖安格拉·夏娜莱克

我离家了,但……影评or剧照

译作“我曾在家”比“我离家了”更好,是父亲是孩子或是哪个主语发出这个句子不重要了,它让过去的时间变成现时的幽灵,潜伏在当下的种种可能性(所谓“种种”也无多少种,“但……”已经把朝向某一面的可能性抹掉了,至于是哪一面不清楚)之中,预示的是现时的缺席和无能。@MOMA

我离家了,但……剧照

结尾处安静的驴和杀戮的犬共处一室,好似指代着片中孩子们和母亲,像极了许多类似的家庭。母亲自身的问题与困境作为主要叙事贯穿影片,讲述着丧失带来的痛苦、育子的狂怒和自己的无法释怀。而孤独又是占据很多单人镜头的元素。影片呈现状态更多些。

我离家了,但……剧照

2.5|构图依旧是那么舒适,很喜欢夏娜莱克的镜头!但剧情想对略显逊色,穿插着哈姆雷特戏剧很文艺。片中的驴和狗也像是隐喻母亲与孩子们,最后驴和吃了兔子的狗共存,也是母亲对孩子们的妥协。

我离家了,但……剧照

配乐「Let's Dance」太美。开场狼食兔,驴旁观十分惊艳。剧情让位于影像,不知所云但也无需知所云。声音是灵魂。老人别致的发声方式,女主对于戏剧,死亡,肉体的理解值得深思。班级哈姆雷特戏剧表演,拍桌子配音很有趣。寂静森林里的依偎。

我离家了,但……剧照

弱剧情重影像 延展了画外空间与想象空间 固定镜头下的画面产生特别的美感 打破了完美的电影叙事节奏 融入戏中戏 车内视角的长镜头算是亮点 主题依然围绕现代都市男女情感 期待后续更具突破性的作品 [感觉导演只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了融合]

我离家了,但……剧照

台词所表达的内容,完全能get,并且是我最近所关注的课题,人被人的认识奴役,因此会有深得我心的感觉。所谓的剧情,也看出来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说得极端点,就是那种绝对的隔绝,彻底的隔绝,像狗和驴一样,无法沟通,有几个段落,我也跟女主似的,快躁郁了,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也知道我在说什么,但就是铁板一块,根本进不了对方心里。不过,也有的部分确实不得要领,比如莎士比亚那一坨。总体说,我会认为这是部好电影。想到了罗永浩跟星巴克那个段子,大杯中杯,真会抓狂骂娘的。

我离家了,但……剧照

6/10。当女主角为退还单车与尝试修理的哑巴卖主沟通好长一段时间,以及她在超市外遇见戏剧导演后很努力地表达自己想法,都预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沟通障碍,这也对应观看者对夏娜莱克电影观的反馈:每场戏都拒绝给出关键信息,甚至不希望观众完整地看完影片,只是无组织的排列场景,从开场儿子返家而母亲匆忙赶回,到学生排演《哈姆雷特》、头戴纸王冠被超市开除的男孩、女主角同孩子们在病房内舞蹈以及她与周围人在艺术馆看油画入迷,观看者起初无法被平白的内容吸引,随后剧情关联的涣散和注意力游离,不断激发观看者焦虑、困惑和疲倦的负面反馈,这或许就是导演对单亲母亲生活的理解,影片里女主角既无法忍受丧夫的孤独,也在管教子女和面对男友时流露出急躁、无所适从的一面,这种叙事极致化的省略之下,静滞和断裂的观影体验可以看作女主角情绪的外化。

布列松式的镜头语言更聚焦于手和脚电影中每一个场景极具戏剧感包括驴和狗那场,那场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范式狗在台上,驴是观众电影中对哈姆雷特的使用更强调于“我承载的这种命运来自命运自己而不是我的选择,我努力也逃不过这样的一个命运的安排”哈姆雷特复仇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这样做,而是命运与身份给了他这样一个不得不为之的一个安排同样,剧中的每一个人也是哈姆雷特的缩影在丈夫去世后,女主和孩子们都想走出这样一个生活阴影,但是没有成功,生活本身的痛苦依旧在蔓延片中台词和表演的僵硬是导演故意而为之,因为他想表达的是戏剧中人物的情感也好,生活中的情感也好,是延续的,是一点一滴凝结和体会到的,而不是凭借想象的理解“表演出来的”感谢和昊天老师,和仇晟导演的讨论

我觉得简介不行...电影的重点几乎都在妈妈身上,她对于卖自行车男人的态度和对老师态度真切的展现了那种歇斯底里的气质,这种气质来自于创伤的过往,不堪的现今以及无望的未来。德国也是这样。

清冷又焦虑,会想到罗伊安德森,人物的僵硬感和固定镜头的使用两者相似,但这部环境的装置感更弱,导演的表达欲似乎也更弱。环境音效加强了生活气氛,但材料组织和情绪铺陈又不如罗伊明晰。

开头近一个小时都没太懂导演要表达什么,直到中间女主和导演争论才明白这部电影的主题:以一个单亲妈妈的育儿经历为背景,再以艺术的纯粹性入手,把艺术中真与假的交流与生活中自我与他人的沟通进行类比和互文。女主角表演不错,不输咏梅

全英文字幕让我对于哈姆雷特排戏的台词一句都没听懂!事后才知道片名的“我”是媽媽,所以中文翻译太坑爹!导演说i was at home,but…是她写剧本时的第一句话。i was at home,but cannot control anything。坐等中文字幕!


下载地址:
最新回复 (0)
返回
发新帖

ヾ(・ω・`。)快来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