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分:0 /
地区:墨西哥 / 美国/
片长:149分钟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
热度:532℃
类型:剧情/科幻/恐怖/
语言:英语 / 丹麦语 编剧:吉尔莫·德尔·托罗
主演:奥斯卡·伊萨克/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米娅·高斯/费利克斯·卡默雷尔/拉尔夫·伊内森/雅各布·艾洛蒂/查尔斯·丹斯/伯恩·戈曼/大卫·布拉德利/克里斯蒂安·康佛瑞/拉斯·米克尔森/尼古拉·雷·卡斯/劳伦·科林斯/斯图尔特·休斯/约阿希姆·弗耶尔斯图普/莎农·卡诺瓦斯/彼得·米拉德/柳博芙·埃尔基娜/罗伯托·坎帕内利亚/杰森·艾伦·斯坦斯
状态:1080p/4k高清更新:2025-11-07
影片别名: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完整版剧情介绍
影片改编玛丽·雪莱的经典小说,以天才却自负的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奥斯卡·伊萨克 Oscar Isaac 饰)为主角,讲述他在一场骇人的实验中创造了一个生命,最终却导致他与悲惨的创造物双双走向灭亡。
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提名)吉尔莫·德尔·托罗
第35届哥谭独立电影奖哥谭奖 最佳配角演出(提名)雅各布·艾洛蒂
弗兰肯斯坦影评or剧照
把前半小时熬过去后面就好看很多,但结尾部分又不好看了。比较喜欢中间部分,从获得生命开始就精彩些,对这个纯粹生命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和伊丽莎白的几个场景都很美丽。总体服化道挺好,但演技觉得有点单薄了,人物塑造也都单薄。前半个小时小演员演技差点,很多地方也都过于刻意了。成人弗兰肯斯坦演技好一点,妆造布景在我看来都大于演技(但除了怪物,怪物演得蛮好)。另外确实和另一个评论的感觉很像,就是网飞感很重,电影感差一点。也不知道是最近网飞做的太好还是电影做的退步。

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 我对陀螺的看法很复杂,一方面我很喜欢他的故事,另一方面我觉得他的故事没有他认为的足够大胆,但我仍然是喜欢这部弗兰肯斯坦的,对于不了解弗兰肯斯坦的我来说仍然被戏剧张力深深地吸引,演员的表现,服道化的精美,生与死的困惑,爱与恨的纠结让这部弗兰肯斯坦拥有了最早的那批充满浪漫的好莱坞电影的魅力,也许它缺少了如今观众更加渴望的深度与文学性,但它就像怪物本身一样回到了事物最纯粹的一面。唯一不适的地方是结尾感觉收的太快了。

陀螺的《弗兰肯斯坦》太美了。三小时像是读一部泛黄的奇幻小说,浪漫、阴郁又充满诗意。维克多与怪物如同镜像的两面——创造与毁灭、嫉妒与原谅。那一抹红色贯穿生与死,血与爱。陀螺再一次告诉我们:怪物不是被创造的,而是被遗弃后,才成为怪物的。

剧情有点太流水太平了,就完全是原版故事的展开,但画面真的很奇诡很美丽,dark angel那一幕真的把我魅惑住了。感觉在流媒看看还是不错的,去电影院买飞就没必要了

《玉面情魔》以后彻底忘了好看的陀螺是什么样子,在纽约的很可能最后一个万圣节就这样在电影院度过了。也许最近喜人2看多了对高潮煽情桥段无感,整体比隔壁翻拍的《德古拉》好太多,弗兰肯斯坦的懦弱与自负拿捏完整,人与神的造物迷思、父职母职悲剧阴影的遗传,可以看出以尽全力把一些深刻议题囊括一部影片,不臭但长长长,第二个pov标题一出我和劳损的腰肌不知谁更绝望了,拍个迷你剧不香吗

9.24 拿到了陀螺签名并见到小岛。电影整体非常一般。对于在《死亡搁浅》里出演过“弗兰肯斯坦”的陀螺来讲,这部电影的意义自然很重大,不仅涉及自己珍贵的童年记忆,也起源于身为人父后突然迸发的感悟。但完成度并不算高,细节处理欠火候,情节密度低甚至中段有些无聊,结尾更是让整部片子基调看起来“温柔但诡异”。谈不上喜欢。其他的,调色还算不错,但全程几乎都在用广角镜头在拍,跟新超人一样有股莫名廉价感。

已经很少见如此stereotype的剧情,stereotype的角色设计以及stereotype的演员表演了,没有一个在及格线上。烂到最后全靠突如其来的death scene博观众一笑(导演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剧本烂到家了所以只能这样)PS米娅高斯台词怎么能这么烂的根本听不清她在讲些什么东西!
前半段像好莱坞版可怜的东西,编排和人物几乎一致,陀螺又是高饱和ai审美的行活,完成度、新意、风格化上全不如兰斯莫斯难绷;后面越来越无聊和肤浅,各种类型桥段一锅炖,还有这米娅高斯连花瓶都不如,纯来搞笑的旁白毫无节制,到头来是最无聊的美式父子包饺子,解决全部矛盾和问题,没有任何这个文本该有的技术主义反思和本体思考。陀螺出演了两部《死亡搁浅》里的“弗兰肯斯坦”,但显然亡人心人这俩配角的写作水准都没学到。经典网飞电影,和最近另一部炸裂白宫差不多,这回没加手机滤镜换成ai风了,抛开cg廉价作为娱乐片还是能娱乐的,看在血浆和打戏的份上比白宫多一星
11.5 IMAX场我受不了了,网飞的电影真的是越来越恶心观众了,这部电影前半段给我感觉非常良好,给了我一种看新式恐怖片的感觉,再开头就给了观众带入感,但中间开始划水了,剧情越来越狗血,tmd中间给你三部电影融合体《荒野猎人》+《燃冬》+《盗梦空间》,我就请问呢?这部电影是怎么能进到那么多电影节展映的?这特码是给人看的吗?就这还能进TIFF??外国观众有多少年没吃过细糠了?要不要给你看看哪吒呢?
为了Mia和Oscar加了一星,但是整体来说蛮失望的,托罗又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了,但是两个半小时太漫长了,完全的网飞大电影质感活脱一个弗兰肯斯坦版诺斯法拉图版异形契约版荒野猎人。
看得我好感动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我不允许任何人打孩子!/虽然我没有通读过原著,但我看之前浏览了一下评价,再结合我的观影感受,大概明白原著党的不满在哪里了,这版特别follow人的视角,与之更对应的书面体裁似乎是传记而不是小说?第三人称的小说更偏向以一个个事件本身为主线,而不是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主线。但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电影来说,拍得还算可以,剧情虽然挺一般的,但是场面都很美,配乐我也很喜欢。值回我的学生票价了。(我观影之前遇到刚看完出来的一家三口,简单聊了一下观后感,他们告诉我这一部很“华丽”。这大概也是我的感受。)/米娅高斯太太美了,穿婚纱推开门那一幕简直是天神下凡。/话说这里面的cp好多啊…简直大乱炖…而且都好好嗑…一边看一边嗑的吱哇乱叫…嘎嘎…
#biennale82press 完全是德尔托罗舒适区内的题材,经典ip的重新呈现,本质上没有跳脱出原本的内核并找到新的表达。不过两段不同视点的叙事方式可以说是更加深入的探讨了这一旧课题。虽然有其观赏性,但在我看来无论是这种商业属性的风格还是表达的内容核心、从高工业化的影像风格到浓重的叙事方式都没有大的突破,也没有带来大的惊喜。